智慧教育系统让教育不再千人一面|智慧教育助力双语学生个性化学习

发布时间:2020-07-06 阅读8936次 发布者:本站原创

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作为绵阳第一批智慧教育学校,从2017年9月起学校将精准化、个性化的智慧教育融入到每天的学习生活中,从以前的千人一面,到如今的千人千面,在全网络覆盖智慧教育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每个双语学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定制化学习方案,从而把他们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学习。

一、“多维度”智慧教育全面提升个性化学习

初级阶段的智慧教育主要是协助教师对考试进行讲评分析,相对传统的试卷评讲是一个进步,但往往不能及时的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错过了查漏补缺的最佳时机。双语全网络覆盖的智慧教育不仅涵盖了试卷讲评分析,而且将智慧教育融入到课堂师生互动和课后自主学习的环节中,实现精准、高效、实时的“多维度”个性化学习。

 

1.课前:预习测评与教学设计

学习、备课快人一步。相比传统教学,智慧课堂帮助学生课前提前接受教师的预习资料,学习更主动。通过预习环节,老师也能更清楚的知道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在备课环节,资源中心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教学工具,帮助教师轻松备资源、备学情。通过班级学情智能推荐教学资源,推送学生个性化导学任务,实现名师、名校、校本优质资源同步推送,助力老师高效备课,帮助学生弄清方向,找准重点系统地收集学习行为并进行数据分析,以学定教,实时掌握学情,优化教学设计。

 

2.课中:即时分析与反馈维度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师生互动和掌握学情的最重要场景。在南山双语的智慧课堂上,老师运用智慧课堂系统发布随堂练习、互动提问、抢答随机、分组PK等课堂互动功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现场检测。学生做练习和参与互动的过程中,系统立即将检测和分析结果反馈给老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程度上实现高效课堂,做到课堂上的精准学情分析与巩固提升。

 

3、课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维度

在课后的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作业平台完成书面作业或口语任务后,老师能利用平台分析数据掌握班级的共性问题以及学生的个体薄弱环节,从而做到更有针对性的巩固学习。智慧化的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分层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每个人的学习数据会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现出来,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自己的强项,薄弱点就一目了然,非常清楚,对于后期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AI自主学习和日常老师教学相辅相成,有效地弥补了学生课前和课后的知识缺陷。

 

4、检测:大数据学业水平分析维度

运用智学网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追踪,学生学情可具体到学生每一个人某段时间内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智能组卷、精准分析和智能推题实现“学习+检测+巩固”完整学习闭环。老师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学生学科学习发展状态, 从而为每位学生定制一套专属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在错题整理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推荐个性化优质学习资源, 实现错题举一反三,学生及时巩固,学习问题周周清,促进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

 

二、跳出误区,科学用眼,劳逸结合,保护眼睛

经历过从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到投影、幻灯的使用,再到大面积普及的电子白板,技术的革新在不断提升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一些生机与活力。平板的产生与投入使用使得传统的课堂焕发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它生动鲜活的操作界面引发了学生极强的学习兴趣;它所拥有的无线终端平台为学生高质高量地课程学习提供相关拓展信息;它赋予数字传媒所独有的实时交互功能给师生之间创造了良好的交流场域。

 

但对于使用平板学习,家长们往往会走进这样的误区:使用平板学习就会伤害眼睛。其实不然,真正伤害眼睛的不是新技术,而是不良的用眼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用眼习惯才是保障学生眼睛健康的关键。学校对学生使用平板的时间有着严格的规范,上课时间老师在讲解时会选择对学生的平板进行锁屏,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讲台上,而在随堂练习结束后恢复锁屏。这样既保障学生上课时能积极的参与互动,同时又能实时控制学生使用平板的时间。在休息时间内,所有学生的平板都会统一管理保存在班级充电箱内,保障学生得到充分的休息。

同时,学校还倡导大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在完成体育教学全部任务的基础上,特别注意推进各类小球运动,如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进一步促进视力的保护。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学校主动对接时代需求,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积极利用智慧校园建设的契机,努力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精准教学,让全网络覆盖的智慧教育教学方式成为新常态,引领双语智慧教育迈上新的台阶,惠及更多的孩子和家庭!